欢迎光临高技能人才网-最权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!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启航站!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“永远别让人类去做机器干的活”。

——21年前出现在《黑客帝国》中的这句台词,

曾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。

5G时代到来,但建筑业仍是

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最低的行业之一。

当其他行业正在加紧做“智能加法”的时候,

“大而不优”的建筑行业,

还停留在“搬砖头、扎钢筋、

浇混凝土、装模板”的水平。

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

不再愿意像父辈那样,

顶着“农民工”的标签进工地干重活,

而是更加愿意选择新兴行业,

“宁送快递不进工地”现象普遍。

国家统计局《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》显示,

2019年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0.8岁,

2018年提高0.6岁;

其中,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

已经超过24%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

丁烈云表示:

“我国建筑业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,

同时也面临着产品性能欠佳、

资源浪费巨大、安全问题突出、

环境污染严重、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。

建筑业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。

数字化、智能化的盖楼方式,

已经成为这个传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
机器人造房这件事,靠谱吗?

随着国家政策引导、

市场需求急剧增长、

技术投入加大,

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赛道正成为研究热门。

在智能建造“实测实量”的细分领域,

多品牌多产品涌现。

但目前能开启批量化应用

并进行稳定地常态化施工,

真正助力行业测量工序

效率质量双重提升的测量机器人凤毛麟角,

而这,也是目前行业所急需的。

对此,住建部在今年7月份发布通知。

 

 

图:住建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

住建部权威认证,全国推广

2021年7月28日,

全国七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的

广东佛山凤桐花园项目两项经验做法

“测量机器人和智能测量工具”、

“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工程机械设备”

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

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

智能建造在实践中迈出了一大步。

 

 

广东佛山凤桐花园项目

 

两分钟内可完成住宅普通房间全指标测算,

相较人工效率取得大幅提升。

传统工艺在土建过程,

2人一组完成300平米测量需要2-3个小时;

在土建精装移交阶段,

由于测量精细程度提高,

则需要4-6个小时;

测量机器人在不同阶段

完成实测实量都仅需1小时。

60秒完成首站点采集

 

 

 

转场开启第二站点采集

同时第一站点报告已生成

 

 

 

210秒,第二站点实测实量报告生成

空间越多,效率越高 

1次扫描,即可全局成像,

测量效果可达到精度为±1mm级别,

 

基于传统人工抽样形式的

实测实量评价方法,

测量机器人模拟人工抽样规则

进行取样测量,其检测结果

经大量测试与应用,

与人工测量结果(合格的人工测量)

保持高度一致性。

 

 此外测量机器人最大的

精准测量空间可达上万平米,

可应用于公建类项目。 

管理更智能:多维度数据报表呈现 

实测实量报告可多维度多形式呈现,

形成一套围绕机器测量数据的

实测实量管理体系,

助力总包、整改分包、

甲方、监理开展工作。

 

测量机器人可自动生成验收报告、

汇总报告、二维码显示、

房间轮廓三维展示、原位标注图等报表。

还可从楼栋、楼层、户型、站点

及各个测量项维度进行

爆点数和合格率的统计分析,

支持规律性爆点质量分析,

实测进度及工效分析。

 

相比传统人工抽样测量结果,

还可提供可视化“热力图”

施工优化方案,

指导施工修补打磨,

更具全面直观。

 

 

图:电子报告数据多维度呈现效果 

 

图:部分项目应用记录

 

未来,测量机器人将

聚焦高质量高效率实测实量工序,

发挥智能建造体系优势,

将测量应用在更为广泛的场景中。

以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为动力

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,指日可待!

 

 

友情链接